中新网甘孜6月25电 (记者 刘忠俊 王鹏)6月25,位于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,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“水光互补”电站正式投产.
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“水光互补”一期项目,光伏电站管理系统装机100万千瓦,场址海拔4600米,占地2.5万亩. 该电站通过500kV输电线路接入距离50公里、装机300万千瓦两河口水电站,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“打捆”送出. 数据显示,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是全球最大、海拔最高“水光互补”项目,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。
以风电、光伏为代表新能源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,然而这种“天吃饭”能源具有间歇和波动特点. 大规模接入电网风光发电会对电网安全稳定造成冲击。雅砻江流域水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,光伏电站管理系统水库电站具有年调节能力,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调节,可以将风电和光伏发电波动调整为平滑稳定电源,有效解决风能和太阳能难题. 因此,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“水光互补”一体化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.
据介绍,“水光互补”是将光伏接入水电站,利用水电调节能平抑光伏输出率波动. 以柯拉光伏为例,当光照好、光伏发电量大时,光伏电站管理系统两河口水电站减少机组出力,将水储存起来;当光照不足、光伏发电量减少时,两河口水电站则引水发电,增加水电出力. 通过水电站调节,水光互补后电能输出更加稳定,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. 同时,通过平抑光伏发电波动,电网也可以接纳更多光伏发电,消纳更多新能源.
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场址面积相当于2000个标准足球场,光伏支架所用钢量近5万吨,相当于一座“鸟巢”体育馆钢量.
投产前夕,记者前往海拔4600米调试现场,气温只有5摄氏度,工地上刚下过大雪覆盖了一切。然而,建设者们仍坚守在工地上,不停地和调试光伏板. 记者走了几步就感到了严重高原反应,只能依手中氧气罐来缓解症状。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工作,不仅需要精湛技术,还需要顽强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.
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建设为高海拔地区大规模光伏积累了宝贵经验. 这些经验将为未来类似地区光伏项目提供参考,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利用.
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“水光互补”电站投产,标志着在新能源领域技术和创新实力. 未来,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经验积累,类似水光互补项目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,为实现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。。